闫春红,博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
分子肿瘤学和生物标志物项目成员
跳转到:研究总结研究兴趣选定出版物研究团队
Yan实验室对阐明和治疗癌症中的转录调控网络感兴趣。我们研究了一个以常见的应激反应转录因子ATF3为中心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旨在了解该网络如何调节肿瘤抑制因子p53、细胞对DNA损伤和代谢应激的反应以及促进癌症发展的途径。我们还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建立创新的药物筛选平台,用于开发晚期癌症的新疗法。
肿瘤抑制因子p53介导细胞对DNA损伤的反应,并保护基因组的完整性。p53的活性主要受MDM2调控,MDM2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它催化泛素化并随后降解肿瘤抑制因子。虽然我们是第一个证明ATF3可以独立于其转录活性调节细胞功能的人,但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了由ATF3介导的新机制,该机制有助于微调p53活性以应对致癌挑战。我们发现ATF3结合p53(在c端)和MDM2(在RING结构域),并作为首选的MDM2底物,从而竞争性地阻断MDM2介导的泛素化和p53的降解。我们的研究还揭示了ATF3可以结合Tip60并稳定赖氨酸乙酰转移酶,导致ATM信号的激活,进而激活DNA损伤反应中的p53。利用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我们证明Atf3缺陷促进小鼠基因组不稳定和自发肿瘤发生。这一系列的遗传证据强调了ATF3在调节p53和DNA损伤反应中的立即博性。
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雄激素受体(AR)和PI3K/Akt介导的致癌信号传导。我们发现ATF3可以与AR结合并通过破坏AR分子内相互作用和阻止AR与靶基因结合来抑制雄激素信号传导。通过Pten前列腺特异性敲除小鼠模型,我们进一步发现ATF3抑制Akt信号传导,抑制常见Pten缺失诱导的前列腺肿瘤发生。正在进行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ATF3在抑制前列腺癌中的作用,特别强调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生长。
由于缺乏小分子靶向的接口,转录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药物的,我们继续长期立即博开发有效,经济高效的平台,用于高通量搜索转录靶向抗癌药物。我们开发了一个基于flip -in技术的工具包,并证明了其在快速生成生物发光报告基因检测中的应用,该检测没有由侧翼染色质引起的表观遗传沉默。新兴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系统,也被用于开发更可靠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报告基因分析。通过这些新平台,我们确定了第一个长期寻找的MDMX (MDM4)抑制剂之一,它可以激活p53来治疗癌症。其他几种靶向Skp2表达和细胞代谢的先导化合物也已被发现,并正在进一步开发作为晚期癌症的新型治疗药物。
闫春,陆东,海涛,Boyd D.(2005)应激传感器激活转录因子3通过阻断其泛素化激活p53。Embo, 24(13): 2425-2435
Yan C, Boyd DD.(2006)组蛋白H3乙酰化和H3 K4甲基化定义了允许转基因表达的不同染色质区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6(6):559 - 563
莫鹏,王慧,卢慧,Boyd DD,闫超(2010)MDM2介导泛素化和活化转录因子3的降解。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31 (5):444 - 444
王慧,马鑫,任松,Boulamwini JK,闫超。(2011)一种小分子MDMX抑制剂激活p53并诱导癌细胞凋亡。中国癌症杂志10(1):69-79
王慧,姜敏,崔慧,陈敏,Buttyan R, Hayward S,海涛,王忠,闫超(2012)应激反应介质ATF3通过结合雄激素受体抑制雄激素信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32(6):391 - 391
魏生,王华,陆超,Malmut S,张军,任生,于刚,王伟,唐德东,严超(2014)激活转录因子3蛋白抑制突变p53蛋白的致癌功能。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1,30 (3):444 - 444
崔海,郭敏,徐东,丁志,周刚,丁华峰,张杰,唐勇,严超(2015)应激反应基因ATF3调控组蛋白乙酰转移酶Tip60。Nat comm . 6:6752 doi:10.1038/ncomms7752
郎丽,丁红芳,陈旭,孙绍勇,刘刚,闫超。(2015)基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双电子原位报告基因检测发现转录靶向先导化合物。化学生物学报,22 (7):957-964
王铮,徐东,丁海峰,金杰,张杰,海涛,闫超。(2015)Pten敲除小鼠模型中ATF3缺失促进Akt激活和前列腺癌的发展。中国癌症杂志,34(3):444 - 444
王铮,金杰,滕宇,丁红峰,张杰,海涛,Cowell JK,严超。(2016)ATF3缺失促进激素诱导的前列腺癌发生和CK5+CK8+上皮细胞的出现。中华肿瘤杂志,35(6):344 - 344
崔海,李霞,韩晨,王启娥,王宏,丁红芳,张军,严超(2016)胁迫应答基因ATF3通过调控Tip60和p53蛋白介导紫外线的双重应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9 (2):444 - 444
赵洁,李霞,郭敏,于洁*,闫超。(2016)常见的应激响应转录因子ATF3结合p300和H3K27ac富集的基因组位点进行转录调控。基因工程学报17:335
王铮,何勇,邓伟,郎龙,杨华,金波,科尔和瑞,丁红峰,张杰,海涛,严超(2018)Atf3缺乏促进小鼠基因组不稳定和自发性肿瘤发生。中国癌症杂志37(1):18-27
王玲,刘勇,杜涛,杨辉,雷磊,郭敏,丁红芳,张杰,王辉,陈旭,闫超。(2020)ATF3通过抑制系统Xc-促进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细胞死亡杂志27:662-675
李欣,郭敏,蔡玲,杜涛,刘燕,丁红峰,王辉,张军,陈旭,闫超(2020)竞争性泛素化激活肿瘤抑制因子p53。Cell Death Diff 27(6): 1807-1818
李欣,Gracilla D,蔡玲,张敏,于晓,陈晓,张健,龙翔,丁红峰,闫超(2021)膳食丝氨酸限制下ATF3促进丝氨酸合成途径和肿瘤生长。Cell Rep 36(12): 109706
Hawsawi O,薛伟,杜涛,郭明,于晓,张明,Hoffman PS, Bollag R,李军,周军,王辉,张军,傅铮,陈旭,闫超(2025)线粒体解偶联剂抑制癌基因E2F1活性与前列腺癌生长。Cell Rep Med 6(1): 101890